滚着Arch Linux的时候突然回忆到了自己第一次接触Linux的时候,趁着没忘赶紧敲下来.

第一次见到Linux,是在一本介绍装系统的书上,在那个XP兴起的时候,Linux对我来说无比新鲜.第一眼让我把它和Windows区分开来的是它的分区命名方式,没了C盘D盘,而是/dev/hda1 /dev/hda5这样的字母数字组合,并且swap的存在也是令我十分奇怪.虽然后来我也明白swap就跟虚拟内存差不多.

书上讲的是Red Hat Linux,用Lilo引导.这种/sbin/XXX的方式让习惯了双击的我感到惊奇—那帮Linux用户都是怪物吗?这么复杂的命令都能记住? 因此我也是放弃了尝试.

第一次用上Linux,也不能说是Linux吧,是折腾PSP的时候,那个时候还是kx exploit和swap exploit的年代,我有幸得到了一本关于如何编写PSP自制软件的书,虽然我现在都只会写一个HelloWorld,但是当时的我投入了100%的精力,Cygwin,这个作者称为Windows平台上的替代品的东西走入了我的世界.Cygwin—这就是当时的我用的最多的“Linux”.通过Cygwin,我明白了/dev/hda编号的含义,也明白可以用tab补全命令,更知道了Makefile和make的神奇.对我来说,把源码写好,在Makefile填入对应的东西,然后输入make,这4个字母的魔力就会把我的HelloWorld带给我.

在上了中学后,我在笔电上装了第一个真正的Linux发行版,正如很多人的一样,是Ubuntu.也折腾过ppa,编译,内核,后来听朋友说Debian的软件更全,我就换了Debian,在之后在贴吧中听说了三个超厉害发行版-Arch Linux,Gentoo,LFS.也是通过Linux这个契机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,饼干,550等等.

第一次装的Archlinux还有安装脚本,可惜已经死在了Glibc上了.之后就了解到了号称兼容一切软件的Gentoo,也是开始安装Gentoo,在那个时候还有stage1 stage2 stage3的区别,而我用stage3足足装了3天,还报销了一袋子冷却剂—笔记本太热了.

通过Gentoo我了解了很多不清楚的东西,也是第一次知道了fstab mtab inittab等等东西,让我明白了Linux的高深.不过我还是挑战了LFS,LFS的安装,不算是难,但是十分的繁琐,基本相当于Gentoo从stage1手动安装,有了Gentoo的经验,LFS我用了1周,弄了3遍,第一次忘记关selinux,第二次make提示segment fault.但是直到删掉LFS我也没有成功想出怎么弄包管理器…

看了看笔电屏幕,啊已经滚完了,而虚拟机的Gentoo还在rebuild软件包,关掉笔电,我也滚去睡觉了

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NonCommercial-ShareAlike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