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谈军改
战争是政治的延续
在法国大革命的硝烟散尽之后,自由主义,民主,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,同时战争的形式也发生了最为基本的改变.
民族主义彻底推翻了莫里斯的理论,单纯的常备军已经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,转而变为单一民族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主体民族的完全动员.这也摧毁了像是奥匈帝国,奥斯曼帝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,无论是凝聚力,亦或是民族觉悟,还是军令的通常程度都无法与德国(普鲁士)还有法国相媲美.
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
同时,随着总动员的出现,总体战也终于登上了世界的舞台,战争不再是军队的事情,而是一个国家,人力,资源,意志的总决战.单纯的歼灭军队,摧毁战力并不能彻底征服一个国家,军队的战斗力和素质不再决定战争的结果.
拿破仑曾经势如破竹地攻入莫斯科,然而俄国早已将莫斯科夷为平地,等待他们的只有焦土一片.暂时的撤退不等于失败,在战役的实力对比悬殊之时,撤退到自己国家的腹地.在这种情况下,更为快速的兵员补充,更为优良的后勤补给以及己方所熟悉的阵地都是极其巨大的优势.内线机动的优势可以使兵力调动更为迅速,在对方轻率冒进之时合兵一处,形成局部的兵力优势从而各个击破.这样战役的实力对比便是均势甚至是逆转,在俄法战争之中,拿破仑的六十万大军只有三万人生还归来.
野战炮的出现是划时代的,这种随军团行进的炮兵可以对敌人军队造成极大的打击,同时也使军团的野战能力极大上升,轻便,易于转移,装填迅速的野战炮可以说才是真正的战争之王.
在革命时代,自愿参加革命的士兵甚至完全不需要思想委员,保家卫国的勇气和革命的热情即可抵挡一切,自愿的力量是伟大的,是光鲜而不朽的.
同时步兵野战能力的增强更加速了骑兵的没落,这才导致了龙骑兵的出现.骑马步兵与野战兵团可以说是相辅相成,野战兵团堂堂正正,而龙骑兵则是快速的打击敌人侧翼,同时下马也可立刻加入兵团,成为兵力补充.同时龙骑兵也是维持快速兵力投送的基础之一.还有一个便是良好的交通和基层组织.
也就是说,在这个时代,战争不会轻如鸿毛,一旦国家全力以赴,胜负还尚不得知呢.
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NonCommercial-ShareAlike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