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完以上几个就该是决战计划了.

决战计划,可能最为出彩的便是中国与日本了.当然这两个国家走的路线自然是不同的.

其中,日本的便是渗透突击,他的特色便是偏重于步兵.由精锐士兵组成的渗透小队,或者成为突击队将会通过迂回,突破,空投,登陆等等方式进入敌方纵深,从而瓦解敌方防御,在这种情况下单兵火力亦或班组火力也就变得十分重要,因为渗透成功并且接触之后小分队是没有装甲兵力的支援的.

在班组火力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掷弹筒,轻机枪,迫击炮,单兵火箭这一类便于移动的装备.实际上,你可以将渗透部队看作是去装甲化的闪电战的突破阶段,小规模的精锐合成兵力将会在主力的支援下突破/绕过敌方防线,从而达到瓦解敌方部队士气,摧毁战略目标,获取重要情报等等.

同时在日军手上,还有一招拿手的,那便是夜战.一旦合成兵种在夜间突击,若是没有纵深防御,基本上防线十有八九就会被击穿,除非其他方面相差太大.在夜晚可以说是渗透小队的天堂,这些精英们武装到牙齿,在主力的配合之下强攻防御节点,带来的效果可以说是灾难性的 – 当然,对于他们也是.

此战术最大的弱点与优点完全一致,也就是精锐的单兵作战能力.一旦有经验的士兵全部阵亡,渗透的威胁也就消弭于无形,自然,你不可能让那些新兵蛋子去夜袭.这也就是日军师团一旦覆灭,就基本上后继无力的原因之一.同时,强攻对于人力的损耗也是无法忽视的.

渗透突袭在南下之初可以说是战果辉煌,日军几乎是毫不费力的占领了自印度洋到威克岛的广大地区,当然之后的失败也是非常的迅速,美军的跳岛作战使得精锐日军困守孤岛,同时装备的差距在美军的空地一体战中展现的淋漓尽致,以及最为重要的,人力的枯竭.自 1931 年起,日本绝大多数的兵力被迫投入中国战场,过于广阔的战场稀释了本身就不多的兵力,导致了兵力的严重不足.

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NonCommercial-ShareAlike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.